标题:
彩电枕校电路的检修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信阳家电
时间:
2010-8-2 18:02
标题:
彩电枕校电路的检修方法
在枕校电路中,二极管调制(DDD)型电路比较复杂,形式多种多样,检修相对困难一些。水平枕校电路故障引起的故障现象有:(1)行幅不正常;(2)行幅异常与枕形失真同时出现;(3)行幅正常而枕形失真。 一、行幅不正常的检修
在DDD型水平枕校电路中,光栅的行幅大小由枕校电容两端电压高低决定,而枕校电容上的电压一方面由场频抛物波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决定,另一方面由行输出电路决定。所以,我们可以调节行幅电位器,使场频抛物波发生变化。此时.如果行幅随着变化(但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说明枕校电容电压能够发生变化,场频抛物波电路基本能够工作,故障原因可能在抛物波放大偏置电路或行输出电路;如果调节时行幅不变,那么故障是由枕校电路引起的。
在12C总线控制式DDD型水平枕校电路中,当行幅不正常时,改变12C总线的H-WID项数据大小,如果行幅能够发生变化,也说明场频抛物波功放电路基本能够工作,12C总线控制也正常,这时除了考虑场频抛物波电路原因以外,还应该考虑行输出电路工作情况;如果调节H—WID项数据大小时,行幅不发生变化,那么行幅不正常的故障是由枕校电路引起。
行幅的调整是通过H—WID项数据来改变场频抛物波功放管工作状态进行的,所以改变H—WID项数据的大小时,测量场频抛物波功放管基极电压,如果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正常变化,说明用于行幅场频抛物波控制信号正常,故障位于行输出电路。行幅不正常的原因为行偏转线圈、行逆程电容、S校正电容、行调宽电感、行输出变压器等不良。如果场频抛物波功放管基极电压不能正常变化,说明抛物波控制信号有问题,故障位于枕校电路,常见原因为12C总线控制电路以及场频抛物波激励控制电路异常。
1.三洋LA76810机心的检修
LA76810机心的枕校电路中.从V301集电极得到的场频抛物波信号,经过RP301、R309送到V302、V303组成的复合功放电路。RP302是V302基极上的上偏置电阻,调节RP302的阻值即可改变V302、V303的工作状态。场频抛物波经V302、V303放大后,通过R313、枕校电容C305、枕校电感L301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加到行输出阻尼二极管VD436的两端,经过S校正电容C441加到行偏转线圈上。所以,出现行幅不正常故障时,如果调节RP302时行幅能够变化,但是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应重点检查R314、R307、R308、RP302阻值不良,以及逆程电容行C437、C438、行S校正电容C441、行偏转线圈H·DY、行输出变压器FBT等;如果行幅无变化,说明场频抛物波功放不能工作,可能是R314、R307、R308、RP302等损坏。
2.东芝TBl238机心的检修
东芝TBl238机心的枕校电路中,TA8859②脚输出的东西校正控制信号加到V401放大后.一路经过R417反馈到TA8859④脚,进一步稳定内部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另一路经过VD404、VD405、VD407送到V402、V403功率放大后,又通过R429、枕校电容C422、枕校电感L402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加到双调制阻尼二极管VD406两端.最后经S校正电容C443加到行偏转线圈上。因为在这个机心中没有行幅调节电位器,行幅变化通过12C总线状态下的H—WID项数据调节来实现。
当本机心行幅不正常时,如果改变12C总线状态下的H—WID项数据,行幅仍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应测量场频抛物波功率放大管V402基极电压,看能否在5.15V之间正常变化。如果能够正常变化,说明用于行幅调整的东西校正激励控制信号正常.故障位于行输出电路。可能引起行幅不正常故障的元件有行逆程电容C437、C435、行S校正电容C443、行偏转线圈H·DY、行输出变压器FBT等。如果V402的基极电压变化不正常。那么故障在枕校电路,应重点检查的元件有TA8859、R423、R417、R424、R425、V401、C416、VD404、VD405、VD407等。
二、行幅失常,同时有枕形失真的检修
在DDD型水平枕校电路中,行扫描电路决定行幅的大小,枕校电路起到修正行幅以及枕形失真的作用,所以在检修行幅、枕形同时失真的故障时,可以断开枕校电阻看看行幅的变化情况。如果断井枕校电阻后,故障现象没有变化,说明行偏转线圈上根本没有得到场频抛物波调制信号,故障一般位于枕校电路,应重点检查场频抛物波功放电路,一般是功放偏置电路、供电电路以及功放管出现问题。如果断开枕校电阻后,行幅枕形同时失真故障能够发生变化,说明行偏转线圈上已经得到了场频抛物波调制信号,检修重点应该转移到行扫描电路。
场频抛物波功率放大管损坏更换后,应该继续检查损坏的原因,例如行偏转线圈短路等,会使新换管继续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场频抛物波功率输出电路故障一般是枕校二极管、枕校电容、枕校电感损坏以及串联在这个回路中的电阻开路、电路板断路等。
1.三洋LA76810机心的检修
三洋LA76810机心枕校电路中,由V302、V303复合电路放大的场频抛物波经枕校电阻R313后,加到DDD型行扫描电路中校正光栅的枕形失真现象。所以,出现行幅枕形同时失真的故障时,可以断开R313看看故障现象有无变化。如果断开R313后故障没有变化,说明行偏转线圈根本没有得到场频抛物波调制信号,故障一般位于枕校电路,原因多为偏置电阻R310、R311、R312、R307、R308、RP302损坏;供电电阻R314损坏;功率放大管V302、V303损坏;二极管VD301损坏;场频抛物波功率输出电路中的枕校电阻R313、枕校二极管VD436、枕校电容C305、枕校电感L301损坏以及电路连线断路等造成。如果断开R313后.行幅枕形同时失真的故障能够发生变化,那么故障是S校正电容、行线性校正电感、行偏转线圈不良等造成。
2.东芝TBl238机心的检修
东芝TBl238机心的枕校电路中,TA8859产生的枕校信号主要由内部及②④脚外围电路完成。出现行幅枕形同时失真故障时,断开枕校电阻R429后,如果故障现象没有变化,故障一般是枕校信号放大或输出电路损坏造成。常见故障原因有R424、R423、R417、R425、R430、R426、R427、R428损坏;三极管V401、V402、V403损坏;二极管VD405、VD406、VD407以及集成电路TA8859损坏等。造成枕校输出电路损坏的原因为R429、VD406、C422、IA02损坏以及电路连线断路等。如果断开枕校电阻R429后,行幅枕形同时失真发生变化,那么故障应该是S校正电容、行线性校正电、行偏转线圈不良等造成。
三、行幅正常而枕形失真的检修
DDD型水平枕校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场频抛物波信号调制行偏转电流,解决光栅水平方向上产生的枕形失真。行幅正常说明场频抛物波功放电路工作正常,所以首先要调节枕校电位器或者调整12C总线的H—DPC项(枕校)数据来判断故障区域。
如果通过调节,枕形失真现象随之改变,但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说明故障在枕校控制电路或者枕校信号传输电路。枕校控制电路故障一般是枕校电位器不良,或者12C总线数据不能恢复正常造成;枕校控制电路至场频抛物波放大电路之间的枕校信号传输电路存在故障,一般是阻容元件或者在此之间的放大电路不良造成。
如果调节枕校电位器或总线的H—DPC数据,枕形失真现象不能改变,那就说明场频锯齿波输入电路、场频抛物波形成电路、枕校控制电路或者枕校信号传输电路可能存在问题。检查场频锯齿波输入电路时,应该首先看场频锯齿波取样电阻阻值是否增大,这是故障率较大的地方。
检查场频抛物波形成电路时.应重点检查积分电路。积分电阻开路、积分电容容量减小是造成场频抛物波形成电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枕校控制电路故障一般是枕校控制可调电阻开路或者12C总线失控,而枕校信号传输电路故障一般是阻容元件造成。
彩电工作在不同场频时,为了正常显示不同制式下的图像信号.经常采用改变场频锯齿波幅度的方法调制光栅的枕形失真。采用这种调制方法的电路称为50Hz/60Hz枕校转换电路。因为50Hz/60Hz枕校转换电路是通过CPU发出指令,通过相应引脚的高低变化电平,控制转换电路的导通与截止,使场频抛物波放大电路输入的场频抛物波幅度在不同制式下相应得到改变,达到自动校正枕形失真。当怀疑行幅正常而枕形失真故障是由50Hz/60Hz枕校转换电路引起时,可以有意识地改变它的工作状态.看看故障的变化情况。
1.三洋LA76810机心的检修
在三洋LA76810机心枕校电路中,枕校电位器RP301串联在功放管V302的基极上,起到调节光栅枕形失真的目的。出现行幅正常而枕形失真故障时,可首先调节RP301.以确定故障部位。
场输出级输出的场频锯齿波信号经过R301加到V301,放大后由V301集电极输出。V301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加入了C304、R306、C303组成的T型积分电路,把V301集电极输出的锯齿波信号转化为抛物波。所以检查场频锯齿波输入电路时,首先要检查V301的工作状态,相关元件有电阻R302、R303、R304、R305、电容C301、C302以及V301自身。如果V301的工作状态正常,再检查电阻R301的阻值是否发生变化。对场频抛物波形成电路的检查,重点测量R306的阻值是否变化,并用相同的电容对C303、C304进行代换处理。最后,检查枕校控制和信号传输电路,看RP301、R309是否变值或断路。
2.东芝TBl238机心的检修
东芝TBl238机心的枕校电路中,因为校正控制信号设置在TA8859内部,TA8859的②④脚外围到三极管V402基极之前的元件主要为V402提供一定功率的水平枕校控制信号而设计的。当本机心出现行幅正常而枕形失真的故障时.如果改变12C总线的H-DPC数据时,枕形失真现象能够改变.但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说明TA8859内部的FC总线不正常.或者V402基极之前的枕校控制信号存在故障。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有:TA8859、V401、VD404。、VD405、VD407性能不良,R423、R424、R425、R417阻值变化等。如果改变I2C总线的}t-DPC数据。枕形失真现象根本没有改变,那么故障原因是:TA8859、V401、VD404、VD405、VD407损坏,R423、R424、R425、R417开路、C416短路等。
实际检修中,在改变H-DPC项数据时,可观察TA8859的②脚电压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化:说明TA8859可能损坏;如果能够发生变化,说明故障在TA8859②脚后面的电路。检查时.仍然把’V401集电极、V402基极当作关键检测点。在改变H—DPC项数据的时候,观察这两点电压是否发生变化,来进一步判断故障地点。另外,在调整H-DPC项数据的时候,抛物波功放管V402基极电压正常状态下应在12—14V之间变化,注意不要与改变H—WID项数据的时候,V402基极电压在正常状态下5—15V之间变化相混淆。
3.飞利浦TDA8361机心50Hz/60Hz枕校转换电路的检修飞利浦TDA8361机心的50Hz/60Hz枕校转换电路中,当电路工作于50Hz场频时,CPU发出5V高电平,V721导通,V503截止,V505导通,C527、R534接入V506的基极.V506基极输入的场频抛物波控制信号使枕校电路在50Hz的场频下工作在最佳状态。当电路工作于60Hz场频时,CPU发出低电平,V721截止,V503导通,V505截止,场频抛物波控制信号直接进入V506的基极,使枕校电路在60Hz的场频下工作在最佳状态。所以为了判断行幅正常而枕形失真故障是否由50HZ/60HZ枕校转换电路引起,首先应该检测CPU的50Hz/60Hz转换控制脚在不同场频下是否有高低电平变化。如果没有高低电平变化,需要查清没有变化的原因,或试换CPU。
如果有高低电平变化.那么应该检查V721、V503、V505组成控制电路。实际上只要检测V505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果V505在不同场频下其工作状态不同,说明故障不是由50Hz/60Hz枕校转换电路引起的;如果V505在不同场频下工作状态相同,那么说明故障由转换电路引起。
另外.也可以采用将V505集电极与发射极短路的方法来判断故障是不是由枕校转换电路引起。总之,在检查由V721、V503、V505组成的控制电路时.只要根据不同场频下各级电路的工作状态,进一步测量它们的工作点,就能判断出故障区域。在这个电路中。R743、R536开路、V721、V503、V505损坏经常出现。
四、关于枕校电路检修技巧的总结
1.任何事情的解决都是有捷径可走的,枕校电路的修理也不例外。对熟悉枕校电路的修理员来说,根据每一个故障现象出现的重要特征,迅速对相关元件(比如枕校电感、枕校电容、枕校电阻、场频抛物波功放管)进行检测,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于不同类型的正常机器,可以断开枕校电感或者枕校电阻.测量枕校电容两端的电压,记录下来作为将来修理这种彩电时判断是行扫描电路故障,还是枕校电路故障的重要依据。
3.电源是电路工作的前提条件,在检查枕校电路存在的敲障时.一定不要忽视对每一个电源的检查。特别是在东芝TBl238机心的枕校电路中,行输出变压器T401次级输出的胁冲电压经过整流滤波之后得到-27V电压,一旦此电压失去,场频抛物波功率放大电路将不能正常工作。
4.对于变压器耦合式枕校电路来讲,因为枕校变压器的锌积以及重量相对较大.并且枕校变压器次级产生的感应电流也较大。机器出现枕形失真故障时,如果枕校变压器安装在主板上.一定要认真检查枕校变压器引脚有无虚焊。
5.变压器耦合式枕校电路中的积分电路的检查与DDD垄水平枕校电路中的积分电路的检查相同。需要首先测量场频抛物波放大管的工作状态,如果场频抛物波放大器(V751)的工作状态不正常,再检查其外围电路。
作者:
cqgg-123
时间:
2010-8-2 19:35
支持一下楼主
作者:
王小一
时间:
2010-8-2 20:10
谢谢。下载备用。不喜欢看书,理论知识很重要。
作者:
蓝天孤云
时间:
2010-8-2 20:38
感谢分享...................
作者:
feitianmanwu
时间:
2010-8-4 18:21
多谢分享。论坛有你更精彩
作者:
张以红
时间:
2010-8-5 08:55
楼主辛苦啦,谢谢!
作者:
黄德义
时间:
2010-8-8 19:24
谢谢分享
作者:
小学徒
时间:
2010-8-11 21:27
我喜欢 4楼下面的
欢迎光临 『家电维修论坛 163DZ.COM』 (http://wt.163dz.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